創業新手夫妻的愛與堅持——「洋嘉病媒防治」負責人劉順明、陳貝貝
- SARAH WU
- Jul 6
- 4 min read
劉順明和陳貝貝是一對可愛的夫妻,老婆陳貝貝率真又健談,老公劉順明外表靦腆內心悶騷,訪談的幾個小時,一旁的老婆又推、又鼓勵他暢談自己的想法,他仍只是微微地笑看著大家。「他在家裏可不是這樣。」陳貝貝眼中的老公有著自己的想法和主見,在家裡勤教嚴管,在工作上認真苦幹,因為這樣,她願意跟著他,幫他圓夢。

從追愛到追夢
一段網路情緣,改寫了這兩個人的命運。
「我們認識沒多久就閃婚。」為了愛情,陳貝貝孑然一身從香港嫁到臺灣,沒有任何一個朋友,沒有駕照、證照,什麼都不會,她只能依靠老公。「孩子一到兩歲,我就立刻找工作。」要在陌生的社會生存可不那麼浪漫。第一次在臺灣求職,她投了五十幾份履歷但都石沈大海,所有的履歷都靜悄悄的沒回音。好不容易有一間電商聯絡了她,當時,即便薪水很低她也爽快答應,她知道要在他鄉站起來,會有很多不如預期的事。工作一段時間後,她發現公司的人怪怪的,帳目也怪怪的,「我要辭職他還不讓我走,直到我說要報警才勉強脫身。」陸續經歷過奇怪的職場鬼故事和難搞的辦公室政治後,又遇到老公有創業的念頭,她二話不說辭掉工作,全心全力協助老公。
從轉行到創業
「當初是我叫他進入這一行的。」婚後貝貝鼓勵老公劉順明嘗試不同的工作,期間他們觀察到市場對病媒防治的需求是存在的,就這樣劉順明投身到陌生的病媒防治業,當時他對產業的理解也只不過來自前一份工作「以前在餐廳內場工作時有看過消毒人員,也會跟他們聊天。」誰能料到當過十多年廚師的劉順明對各種餐廳內場的作業流程倒背如流,而曾經下的苦功夫成了餐廳害物防治的基本養份。
當年因為觀察到防治業的前景不錯而投入,卻也沒料到做起來可是流血流汗,剛入行兩個星期,懵懵懂懂的劉順明就被派上場解決問題,接下來一連串高密度、高強度的工作量強迫順明快速成長,熬了整整三年,他熬到手腕、膝蓋全都受傷,直到身體再無法負荷高強度的工作,只能辭職休息。
這大半年的休息時間,他左思右想,選擇再回到病媒防治的工作,只是這次劉順明想要用自己的方式做做看,夫妻倆決定創立自己的公司,一圓老公的夢。
夫妻攜手秉持職人精神
「我們沒有想要賺很多錢,但我們希望能把事情做好。」順明雖然話不多,但在自己的專業領域上挺有堅持和想法,就像藥和器材他都要用最好的,只要能解決客戶的問題,他也願意花更多時間,「我們走精工的路線。」
新公司就像在嬰兒學步階段,幾乎每天都有學不完的知識。「成立初期我大膽地獨自到案場估價,其實當時的我連果蠅和蚤蠅都分不清楚,進案場前還特別打電話請他(順明)幫我惡補。」無論是專業的蟲害知識、到估價、客戶溝通、網路行銷、財務管理等林林總總大小事情,都要學習,出了差錯就當累積經驗,「案場忙完,我還要回家趕報告,當時家就是趕報告的地獄,腦袋有時候會轉不過來,做到想哭」,累得要死的時候,陳貝貝也起心動念後悔為什麼要這麽辛苦幫他圓夢。「我們為了工作幾乎每天都爭執」,站在不同的立場,意見不合是絕對的,只是為了把事情做好,老公最後總願意妥協與安撫。
現在,夫妻倆各司其職、默契十足。順明專注在第一線的防治工作,貝貝則細心照顧客戶的感受,剛好互補對方的不足。「他觀察入微,也總是硬著頭皮把事情扛下來。」貝貝笑著說。
為了跟上專業知識,她也不斷自我學習。儘管帶著一點港腔,她憑著在香港當銷售員的經驗和自信,用耐心與誠意與客戶溝通,慢慢贏得信任。「現在不少客戶都會特別找我。」她說得平實,卻透露著成就感。
兩人一搭一唱,如同兩個半圓緊密結合,才讓這份事業真正變得完整。

創業新手的挑戰
「我們一直在掙扎,要不要把規模做大。」創業來,貝貝和順明很慶幸公司目前運營順利,眼下正思考是否擴展業務的可能。儘管明白未來的挑戰只會更多,他們仍希望在每一步都保持清晰的判斷與規劃。「我們不想忘記當初為什麼創業。」
現在,他們能掌握工作的節奏與品質,但人力和時間終究有限。如果能多一位夥伴分擔前線業務,貝貝便能減輕壓力,專注在後勤與管理,也許還能騰出更多時間照顧家庭。這不只是關於事業的選擇,更是生活的取捨。
「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我們想多陪他一點。」貝貝堅持每個週末都親自帶兒子去上游泳課,即使工作再忙,也努力抽出時間陪伴孩子。「我通常六點半下班去接他,最常去湯姆熊玩一會兒,再一起吃晚餐,然後回家準備睡覺。」
對這對年輕夫妻來說,如何在工作與家庭間取得平衡,是每天都要面對的課題。雖然過程辛苦,甚至會有掙扎與無助的時刻,但因為彼此相愛,懷抱著共同的目標與信念,兩人始終攜手前行。再大的難關,也能一起跨越——這就是愛的韌性與力量。

*文章著作權為「九鼎知識整合行銷有限公司 」所有,歡迎引用或轉載,請註明出處。如需修改、翻印或重製,請聯繫「九鼎知識整合行銷有限公司 」。侵權必究。
Comments